Search

聯合國的安藤建築

文...

  • Share this:

聯合國的安藤建築

文、攝影\李清志

我們來到巴黎,除了探訪建築大師科比意的作品之外,也想去看看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巴黎的作品。安藤忠雄在巴黎的作品其實是一座庭園,這座庭園類似他在京都的名畫庭園作品,是以現代主義手法重現日本枯山水精神的創作,而這座庭園並不容易見到,因為它正位於層層管制、警衛森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築內。

或許對於其他國家而言,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觀,是何等簡單正常的事,可是對於可憐的台灣人而言,竟然比登天還難?!所有的人都說,你們一定進不去,但是仗著一股台灣人打不死的蟑螂精神,我們決定用盡一切辦法,也要進去!旅行社說:要不要假裝說你們是巴黎的中國社區僑民,想到教科文組織裡瞧瞧!可是我們這群人怎麼也不像僑民,大概沒幾下就會穿梆吧!如果說我們是大陸人呢?馬上就有許多同行的朋友跳出來抗議!好吧!那只好老老實實地告訴聯合國,我們是從台灣來的,不是來抗議的,只是想好好看看安藤忠雄的作品。

聯合國當局審查了許久,還特別要我呈上建築教授的履歷,想知道這些人真的是要看建築而已嗎?或是別有政治企圖?最後,當局通知我們核准下來了,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那時候內心莫名的興奮,好像台灣真的可以進入聯合國一般。(現在回想起來還真的有些可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出一位會說英文的歐巴桑來接待我們,還一直叮嚀我們參觀過程不能亂跑,一定要緊緊跟著她,不容任何人隨意脫隊。我們只好乖乖地跟著她參觀著一大堆教科文組織裡的種種公共藝術品,以及我們夢寐以求,安藤忠雄的「冥想的庭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是一棟現代主義的辦公大樓,底層靠近「冥想的庭園」處,類似馬賽公寓,有著強壯的高腳混凝土支撐,令人聯想到柯比意的建築手法,柯比意正是安藤忠雄最崇拜的建築大師;室內也設置著包括畢卡索等人多件藝術家的精彩作品,可以說整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是一間收藏豐富的美術館。

「冥想的庭園」附近還有一處由日裔藝術家野口勇所創作的日本庭園,庭園中的石頭都是從日本四國島所運來,共有八十八噸重,呈現一種現代枯山水的型態,安藤忠雄的創作似乎接續了野口勇在1950年代的作品精神,用清水混凝土取代傳統石材,創造出另一個具有水庭與亭樓的現代枯山水;在極度低限的空間環境中,人們的心靈與視野突然也變的純淨、清明起來。「冥想的庭園」類似安藤忠雄先生在京都所設計的陶版名畫庭園,同樣是枯山水的現代表現,同時也是安藤忠雄「遊式」空間的最好印證。

這座庭園有著一座圓桶狀的冥想之亭,亭內天花板周邊透著亮光,呈現一種類似日蝕般的光線,庭園內流水漫過庭園,在流水聲中,讓人心靈沈澱安靜下來,展現著一種東方沈靜的力量。安藤忠雄在姬路文學館北館的圓形展示廳天花板上,也使用同樣的採光手法,柔和的光線顯示出安藤忠雄對光線的敏感。

入口上方掛著長崎浦上教堂原爆後遺留下的天使雕像,地板則使用長崎當地生產的花崗岩,代表著日本人藉著原爆受害身份警告世人,不要再讓原子彈陷人類於恐怖的悲劇中。我站在圓柱筒混凝土空間裡,感受到小小量體帶來的空間震撼效果,就像原子彈一般,可以產生極大的能量與熱浪;這讓我想到住吉的長屋,同樣是小小的建築量體,但是卻具有高度的純粹性。聯合國的工作人員很少到庭園中來走走,我想如果他們每天都到安藤忠雄的「瞑想之庭」安靜默想一番,或許我們的世界可以少一些戰爭?

不過我必須承認,那天在聯合國交科文組織內,心中交雜著許多複雜的情緒,以致於我似乎無法體會安藤忠雄要我體驗的心境變化。後來導覽員帶我們到教科文組織宏偉的大會議堂內,告訴我們這裡就是會員國代表討論如何花錢、分配經費等等的地方,然後她補上一句:「可惜你們不是會員國!」聽了這一句話,大家內心湧上一股不知是委屈、失望,或是自卑、抑鬱的情緒。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都市偵探、專職建築與城市觀察, 商業週刊建築專欄作家, FM 91.3 「建築新
View all posts